若你完全不動作,錢會面臨越來越薄的風險。
本來塞爾維亞共和國的民主力量成長快速,敢於向由共黨改名的社會黨挑戰,已具制衡作用,促使塞國的民主發展。希、保二國住有少數馬其頓人,阿爾巴尼亞當局對南國境內的同胞亦深表關切,這多少會升高馬其頓人和阿爾巴尼亞人的民族主義,而困擾彼此間的睦鄰關係。
再者,聯邦政府因陷入內戰困局,國防部的角色竄升,軍人干政,左右政策之推行,也破壞了民主程序之運作。例如匈牙利在邁向市場經濟過程,本身背負外債超過二百億美元,負擔已夠沉重,卻還要收留五萬南斯拉夫(大部分是克羅埃西亞族)難民,同時南國軍機屢次侵犯領空,頗令布達佩斯當局感到惱火。斯、克兩共和國的民主化腳步是走在其他共和國之前,其民主進程急起直追,幾乎迎頭趕上鄰近的匈牙利和捷克與斯洛伐克。尤其令希臘、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等三國感到不安者,也間接挑起民族問題。截至1991年底已有超過五十萬難民,逃亡到附近國家。
派遣和平部隊問題,也就無從實現。在人民財物方面,其損失情形亦為慘重,數十座村莊遭毀,邊界重要城市伏科瓦爾(Vukovar)和歐西耶克(Osijek)受破壞程度亦極嚴重。醫院門診量用完了,健保不給付了,病人還是一直來,醫院只好強行關閉門診。
今天醫院決定把醫生看診的勞力當作免費服務不收錢,雖然這個決定可能沒有跟底下提供服務的醫生討論過。衛福部的分級轉診政策,就是這樣的一種只考慮公平,而不管效率和成本的政策。我們會去看檢查有沒有做,手術有沒有做,住院有沒有住,至於醫院有沒有跟健保局申請診察費,我們根本就不關心。全民花一點健保費,讓病人有需要的時候不用花那麼多錢,這是保險的精神。
我們繳的健保費的去處,支付這些行政成本的,遠超過我們實際上得到的醫療服務。看病的費用低,掛號費才差幾百塊,病人一定會想要去大醫院,那是牛排龍蝦和青菜豆腐的差別。
而大醫院最後認為他只是輕症,那只是結果,不是大醫院愛看輕症。不過所有像我這種有在做健保資料庫研究的學者都知道,健保資料庫就是一種申報資料而已。門診不塞爆,那就會去塞爆急診,然後就會出現急診型門診,或是門診型急診。有趣的是,這個政策實行一年多以後,竟然有北市聯醫為了規避門診減量,病人明明有看診卻不給他報診察費,想著這樣就沒事了,就不會算在門診量裡面了。
我也不用看更多夜診,有更多時間寫論文了。跟錢有關係的,不報這個代碼就會有被刪除給付的風險的資料,才會真實,才會可信。衛福部的官員好像認為,大醫院就應該只看重症,不應該看輕症。善意的健保政策,開啟了通往地獄的道路。
雖然之前寫過文章批評,這個政策還是風風火火的實行了。近日有新聞提到區域醫院的門診減量政策: 區域醫院協會今天發布聲明指出,健保門診減量政策沒有法源依據,且造成部分區域醫院經營困難,呼籲門診減量降幅應調整且排除偏鄉地區。
民眾交的健保費都給了這些行政人員,醫療品質和服務卻越來越差,就是這個道理。越貴的菜色如牛排、烤雞、龍蝦,排隊等著拿的人越多。
大家有沒有吃過自助餐?自助餐的餐點,通常是三樣小菜加上一個主菜,如果今天你覺得肚子比較餓,想要再多吃一塊焢肉或是一個雞塊,就要多加錢。問題是,一個病人聽力不好,可能是單純老化,或是長腫瘤需要開刀,在沒有做檢查之前,是沒有辦法知道的。付了錢就是大爺,你叫我不要浪費,那我不是虧大了?一定要給食客祭出罰則,吃不完要多收錢,才會有用。本來只吃的下一碗飯的人,會去吃三碗。換句話說,大醫院並不能控制病人生病的比例,一間醫院的門診看的病是輕症多還是重症多,是事後才知道的,而不是事前就能夠預測。這時候如果老闆跳出來,叫大家不要浪費食物,那是沒有用的。
所以有時候就算很餓,看著焢肉就流口水,但是摸摸錢包,還是必須控制一下自己的慾望。一個病人來看診,醫院除了跟病人收取部分負擔之外,剩下的診察費、檢查費、治療費都會去跟健保署申請給付。
而為了避免浪費,就需要越來越龐大的行政系統去審核,去核刪。因此健保必定會造成浪費,必定會賠錢。
健保署正愁找不到理由核刪,這下說你造假,就更能光明正大地賴帳,把病人明明有做的檢查通通賴帳了。所以你看衛福部負責核刪的人越來越多,薪水越來越高,醫院裡也要雇用越來越多人來跟核刪人員打交道,互相對抗。
病人看病更難、更貴、更不方便、更加怨聲載道,這是衛福部要的嗎? 不過人微言輕,狗吠火車。病人認為自己很嚴重,只有大醫院才能看好,才會去大醫院。健保署長李伯璋說會務實檢討。青菜、豆腐等餐廳雖然還是有提供,但大家不屑一顧。
但是這樣為國為民無私的大愛,避免全民健保財務出現困難的行為,健保署應該舉雙手贊成,鼓勵全國各大醫院跟進比照辦理才對,怎麼一下子又說人家A健保,叫醫院把檢查費治療費5000多萬吐回來,一下子又說人家作假帳呢?將來要是大家都不做假帳,診察費、檢查費、治療費通通照實申報,不是讓健保更加財務困難,全民荷包更大失血嗎? 健保署長跟媒體說,不讓北市聯醫作假帳的目的,是要維護健保資料庫的真實性。為了要省錢,衛福部要大醫院少看門診,但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,病人自然而然就會去大醫院,因此病人量不可能減少。
有時候就算吃不完,桌上早就放滿了菜,還是先拿了再說跟錢有關係的,不報這個代碼就會有被刪除給付的風險的資料,才會真實,才會可信。
健保署正愁找不到理由核刪,這下說你造假,就更能光明正大地賴帳,把病人明明有做的檢查通通賴帳了。本來只吃的下一碗飯的人,會去吃三碗。
我也不用看更多夜診,有更多時間寫論文了。有趣的是,這個政策實行一年多以後,竟然有北市聯醫為了規避門診減量,病人明明有看診卻不給他報診察費,想著這樣就沒事了,就不會算在門診量裡面了。而為了避免浪費,就需要越來越龐大的行政系統去審核,去核刪。健保署這下子反過來一口咬定說你造假數據,A健保。
病人看病更難、更貴、更不方便、更加怨聲載道,這是衛福部要的嗎? 不過人微言輕,狗吠火車。那是人性,是經濟規律,是自然而然的結果。
這時候如果老闆跳出來,叫大家不要浪費食物,那是沒有用的。我們會去看檢查有沒有做,手術有沒有做,住院有沒有住,至於醫院有沒有跟健保局申請診察費,我們根本就不關心。
看病的費用低,掛號費才差幾百塊,病人一定會想要去大醫院,那是牛排龍蝦和青菜豆腐的差別。付了錢就是大爺,你叫我不要浪費,那我不是虧大了?一定要給食客祭出罰則,吃不完要多收錢,才會有用。